当前位置:第三书包 > 武侠修真 > 大道争锋 > 第一章 再世为人 玄门炼真

大道争锋 第一章 再世为人 玄门炼真(2/4)

上一章章节列表
纳术为最根本的入门之基。

  但这终究只是最粗浅的心法,没有上乘法门引渡,再好的根基不能发芽结果。

  经历了前世末日浩劫,在各种天灾和病毒面前,张衍深深感觉到了凡人的无力和渺小,所以此刻他的求道之心远比任何人都要来得炽热激烈。

 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,就绝不能错过长生大道!

  他虽有大决心,大毅力,可眼下还有更为迫切的事需要考虑,三年修道,他前身又不事生产,带上山的钱财已经堪堪用尽,如今身上除了烹食小鼎一只,笔墨纸砚一套,已经别无余财,现在每日只能以野菜裹腹。

  谋生尚且艰难,又何谈求取仙道?

  修道并不是遁入深山,不食人间烟火,反而是一件极为消耗钱粮的事情,不是富贵之家,别想支撑的下来。

  当然,那些天资聪颖,被上师相中的人自然另当别论。

  只是像张衍这样主动上山的求道人,那就需要自己承担一切花销了。

  这几天来,张衍苦苦思索如何解开面前的困局,倒是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,如果筹谋得当,不但能解决眼前的难题,还可以藉此进入善渊观上师的视线。

  但这个办法冒着一定的风险,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,不过既然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,要他弃道下山也绝不可能。

  他只能前进,不能后退。

  所谓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!

  在他看来,以前的张衍只知道闭门修炼,不懂得挖掘自身财富。

  因为前身本是读书人出身,所以在研习修道者所用的文字“蚀文”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。

  而几乎所有的道家典籍都用这门文字书写,可以说是修道的根本所在。

  在张衍看来,蚀文与其说是文字,还不如说是修道者的“密码”更为准确。每个蚀文都是一字千意,成句之后理解起来更是犹如天书一般,要想读懂,不单要靠禀赋悟性,还要用竹筹来筹卜推演,理出大致头绪,细细体悟后方有所得。

  这样的解读半是靠筹卜,半是靠猜测,读起来往往靡费时日,当然没有什么效率可言,手拿道书,看个三年五载不解其意的也不在少数,让多数修道者头疼不已。

  若是不愿意耗费时间苦磨,大可以去观中上师那里求教,那就要看看你是否有足够的“机缘”了。

  或许沾了两世为人的光,本就在蚀文上颇有天赋的张衍觉得现在更是神思敏捷灵动,筹卜推演起来不但很少出错,连速度也比往常快了数倍,他大可以靠助人解读蚀文来换取钱财。

  但仅仅如此,还是不够的。

  他握住手中的残玉,不禁面露微笑,有了它,那就更有把握了。

  抬头看了看天色,现在已经是辰时,外间天光大放,山雾消散,他长身而起,将早已准备好的竹篓背起,手拿一杆竹幡,缓步走了出去。

  他的居处是善渊观自山崖上开辟出来的洞壁岩府,方便上山求道人打坐栖身所用,洞府外则修了一条用于通行的木板栈道,外侧不设护栏,三步之内就是万丈悬崖,令人望之生畏。

  不过他独自在这里居住了三年,对眼前景象早已视若坦途,自然是步履轻松,径直出了栈道,一路沿着山道走去。

  苍梧山一共有十八峰三十六水涧,在第九峰悦穹峰山顶处,这里有一块平整光滑的巨石,被称作“千人岩”,每当旭日东升,霞彩云飞之时,善渊观中数百名弟子便早早起身在这里吐故纳新,服食天地精气。

  从张衍居住的望星峰

上一章章节列表